张思锋、杜海峰教授受访【中国社会科学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来源:永利官网时间:2018-05-30 点击:[]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所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实力与能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层面提出的“14个坚持”之一,是我国在今后长期发展中要贯彻落实的基本方略。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之所以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出民生建设的中国奇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始终立足发展,把持续推进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成一个制造业大国,从一个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一个生活宽裕的中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3亿多人发展成中等收入群体。一个充满活力和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东方大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令全球瞩目。总结这40年来我国的发展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郑功成说。

回顾过去,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福利不断提升,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曹信邦认为,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生领域着力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通过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人民群众在脱贫、教育、就业、收入、基本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状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福利与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发展是硬道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不仅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在实践中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撑。只有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民生改善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白宽犁说。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雷晓康表示,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这些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发展阶段和人民利益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认为,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只有这样,改善民生才是有保障的、可持续的。

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惠及全体人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进入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鲁全看来,我国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影响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影响着人民获得感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更需要把民生放在发展首位、贯穿改革始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强的幸福感。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一步补齐短板,着力克服薄弱环节。”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思锋认为,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对此,他提出,要注重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的培育,注重解决好返贫问题,坚决杜绝数字减贫、口号减贫。

在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看来,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国解决民生问题要以保基本为主,并与补短板结合起来,突出解决一些焦点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要补齐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低的短板。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依然过大,全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任务艰巨,培养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有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新常态下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收入和消费方面,推动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在风险保障方面,推动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控制和缩小群体间基本保障差距。特别是适应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建立健全老年收入保障体系和照护服务保障体系。探索个人责任封顶的医疗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让发展更好地回应人民的期待、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民生问题上,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发展领域,构成了完整的民生发展体系和保障体系。”88858cc永利官网执行院长杜海峰表示,学界应当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和战略部署,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坚持把握时代使命,坚持应用导向,坚持提升创新力,通过务实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言,积极服务于决策咨询、理论创新和舆论引导。围绕更好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各项研究工作,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报道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1805/t20180530_4312171.shtml




上一条: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与我院开展访问交流

下一条: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联合开题会在北京举行

关闭

版权所有:8858cc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