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终结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当其时-专访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思锋
来源:永利官网时间:2014-11-26 点击:[]

观察 终结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当其时 ——专访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思锋

刘锦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2014年08月18日05:40 字号:T|T

国务院近期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有哪些改革意义?消除农村城市户口差别,农民进城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压力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思锋。

记者:张教授,您好!国务院近期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您认为这一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张思锋: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户籍制度,是一种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将农村人口限制在土地上,向城市提供廉价的农产品,确保国家完成了工业化积累,对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积累资金、建设城市、发展工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正是这个制度使我国人口成为两个群体,造成了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确实是一种社会不公正,比如城乡人员的流动无法通畅、社会地位的差距和歧视不断扩大、社会分配的差异很大、社会养老保险不均衡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造成的种种不公平的社会问题更加凸显。这与社会主义制度目标相背。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城乡差距日益加大,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阻碍了农民工对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享受,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势在必行。

记者: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哪些重大意义?

张思锋:这次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解决户籍制度问题,是顺应历史潮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性改革,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随着户籍制度的取消,各项不平等不公正的规则也会逐渐取消,这样有助于构建人人平等的社会局面。同时,也是我国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的社会管理模式是政府作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单向管理,垂直管理。而社会治理是公民为主体的管理行为,代表社会未来发展方向。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独立个体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记者:推行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村城市户口差别,农民进城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压力吗?

张思锋:我认为现在推行户籍制度改革正当其时。有些人担心一旦放开城市户籍,农民会一窝蜂拥进城市,我觉得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全国2亿多农民工,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完全市民化了,没有农业生产经验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这些已经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农民工。没有来的农民也不会仅仅因为户籍放开就拥进城市,要进城需要客观经济条件,起码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经济条件不是户籍制度放开就能解决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方面,城镇化不一定是大城市化,可以迁移到城镇、小城市。在我看来,取消农村户籍制度是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这是个瓜熟蒂落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记者:有专家认为教育与住房是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难题,您对此怎么认为?

张思锋:我觉得户籍制度改革不会带来社会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是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治理解决的。无论如何,取消城乡户籍差异都是必需的。现在的社会管理体系,包括教育、住房等体系都是旧的户籍制度下的管理模式,现在新的户籍制度,就是要改革这些制度,建立与新的户籍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何况,近年来我国就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并轨、城镇化建设、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尝试,为户籍制度改革做了很好的铺垫,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

记者:您认为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张思锋:我是非常赞同国务院这一政策的,其实现在的城市更需要农民工,更需要这些人以城市居民的身份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鲜力量,转换身份后会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发展,同时解决一系列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上一条:我院李树茁教授创新团队获得滚动支持

下一条:[新华有约]专访杨东朗: 西安住房政策微调符合市场自然调节规律

关闭

版权所有:8858cc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